“为什么突然想到当导演拍电影了?”
王组贤躺在沙发上,一边阅读着《情书》的剧本,一边随口问道。她对林静想要自己亲手去拍电影虽然有点奇怪,但并没有太过惊奇。在她眼里,林静已经有了能者无所不能的形象了。
“我的兴趣和爱好就是电影,而当导演拍电影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心愿。”
林静停下笔,答了一句。
“那写书?”
“只是责任和积累。”
“没想到你隐藏得那么深啊,原来写那么多东西,都是为了赚钱,最后拍电影才是你的目的。要是被你的书迷知道了,恐怕会伤心得要死。”
“应该不会吧,如果大家喜欢,我还是会抽出时间来写上一点的。”
“那写完了《大国崛起》,接下来会写什么,你知道的,我对这个《大国崛起》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个有点遥远了,我的计划都排到了明年,暂时是没空了。”
……
《情书》原作讲的是日本神户某个飘雪的冬日,渡边博子在前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为无法抑制住对已逝恋人的思念,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后,依循着寄发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
没想到不久,渡边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她了解到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而且还是前未婚夫藤井树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
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情况,渡边博子开始与女性藤井树书信往来。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同姓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这是一个关于暗恋关于爱恋的很纯净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没有轰轰烈烈、惊险刺激的大场面,有的只是少年少女那淡淡的情怀,如涓涓的小溪,随风的细雨。
当然,这个故事直接一成不变写出来是肯定不行的。
林静将整个故事的背景放在了台湾,然后在故事情节方面。对少年时代的情节扩大了比重,加入了更多更丰富的细节。当年她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很好。但终究是对少年时代的情节略显薄弱而感到有些遗憾。
在剧本准备好后,她计划邀请许鞍华当监制,杜可风当摄影指导。
之所以会邀请许鞍华当监制,是因为许鞍华已经是香港导演中第一文艺片高手。熟悉香港电影拍摄的点点滴滴。而这,恰恰是林静所缺乏的。
即使她有着大量的导演经验,甚至是后世许多新颖、高效的导演技巧,但她还从来没有在香港这片土地拍过任何的东西,哪怕是几秒钟的短片。
至于让杜可风当摄影指导,是因为杜可风的风格与《情书》这部电影刚好契合。
就像少女情怀总是诗一样,《情书》的画面要求唯美、阳光、干净的。杜可风最擅长这种画面,虽然他现在还稍显稚嫩。但已经在进步、成熟中。
林静之所以将自己重生以来第一部电影放在《情书》上,首先自然是这部电影很好。她自己很喜欢,其次《情书》不是什么大制作,刚好用来上手。
对于票房,她并没有太多的考虑。
实际上文艺片还是有市场的,正确点说,拍得好的大多数人都看得懂的文艺片是有市场的,虽然一般在票房上都比不上商业片。何况在当下,台湾和日本都是文艺片的两大票仓,仅仅靠这两个地区和国家,收回成本并小赚一把应该是没问题的。
而为什么不立即上马大制作,很大原因是林静并没有把握能够拍得像原作那么好,即使是她脑中有着原作的完整的画面。